第39章 林如海:欺人太甚!
扬州巡盐御史府,
堂上,两淮有头有面的盐商分坐两侧,态度恭谨有加。
林如海居中端坐,沉声道:“今苏州涝灾,盐价时有起伏,本御史责令诸位,该明晰首要,以平稳盐价为本。此乃商道良心,亦是为朝廷分忧。”
下首盐业巨擘,八大盐商之首江家家主江春应道:“御史大人所言甚是。苏州灾情紧急,我等一时也缺少了应对,这遭去苏州的货船已经增加了。”
紧接着,江春又问道:“听说如今京畿之地在大行新法,一时正是动荡的厉害。不知这新法对我们两淮盐商,可有新规没有?”
“长芦盐的官商合办,对我等的冲击已经不小了,若是还有新规,御史大人能早与我等知会一声,让我等早做准备也好。”
林如海作为隆祐帝在江南的代言人,明眼人皆知,只要隆祐帝下定决心要变法整饬,这火就不可能不烧到盐税上来。
林如海神色自若,如同无风的湖面一般平静,“此事,陛下还未有旨意。不过,我等也相处了数十年了,可谓知根知底。”
“眼下的盐税本就有些弊端,私盐又是成风,往后改也是往好处改,未见的就是盘剥你们的家财了,不必忧心。”
众人微微颔首,但也没被安慰到。
适时,林家管家韩大登堂而来,行色匆匆的走近林如海身边,躬身低声道:“老爷,有安京侯送来的信。”
林如海面上显露不悦,皱眉道:“他还敢送信来,要做什么?”
“没说,老爷您看信上说了什么。”
不知所谓的盐商们见得林如海面上有变,都不禁正襟危坐起来,只怕是才谈起盐法,真有宫里的旨意到了。
林如海并未急着拆开,而是前后打量了遍信的落款,心里暗自揣摩道:“果然是从苏州寄来的,算日子他也是该到苏州了。”
信笺一拆,见得信纸头四个字,“兄长如晤”,林如海的眉头皱的愈发深了。
“这货竟还好意思这么说,你可真将我当兄长了没有?”
堂上还有其他人,林如海忍着一口气并未发作,又见岳凌恭维的几句,“圣上赞词”、“吾辈楷模”,心里又是一股火起。
“炫耀圣恩,还炫耀到我头上来了。岳凌,你真是做得好事。”
林如海咬牙切齿,继续翻阅着,见得便是苏州府受灾之事,岳凌欲要借粮赈济。
大是大非之前,林如海还是拎得十分清楚,私情再是不愿,关乎民生福祉,粮还是要借的,但这口恶气真是难出。
“……黛玉于弟左右,身子安养得体。弟日后定再悉心照料,以报兄长之恩。”
最后的这一句,真是将林如海的怒火点燃了,狠狠将信纸揉成一团,怒喝道:“欺人太甚,欺人太甚!”
韩大退后了半步,才欲要奉上茶水,险些被林如海给打翻了。
堂下的盐商们更是色变,面面相觑,不知林如海这是遇见了什么大事。
盐业在两淮当属首重之事,便是坐镇江浙的丞相,都得给巡盐御史衙门几分颜面。
而在这扬州府,巡盐御史衙门更是比知府还特立独行,巡盐衙门还有盐兵呢,谁人能欺负到林如海头上来?
要说能让林如海吃亏受委屈的,除了隆祐帝也再无旁人了吧。
可若真是当今圣上,林如海这般稳重之人,怎会如此大怒。
众盐商额头直冒冷汗,唯恐是自家出了祸事,传到了林如海耳中。
八大盐商之一的鲍家家主鲍志道起身问道:“御史大人,不知是何事惹得您不悦?若是能差用上我家的地方,您尽可开口。”
本来脑中已经在想,许久未见的女儿林黛玉同岳凌已经双宿双飞了,听了盐商的话,林如海堪堪回过神来。
“无碍无碍,是些家事罢了。”
众人大松了一口气。
只是众人还是疑惑非常,都听闻林如海膝下只有一女,也并未有孽子,一个女孩子何至于将林如海气成这副模样?
韩大适时递上茶水,林如海接过润喉,粗喘了几口气,稳住心神。
“天底下还有这样的道理,粮我要借,还得受着你信里的耀武扬威,气还得受?”
林如海堪为怒不可遏,心里又腹诽道:“你且等你北归之时,我必定要将林黛玉拦下,不与你通路,非不称了你们二人的心意!”
面向下方盐商,林如海努力挤出些许笑容,道:“本官真就有个不情之请,还望诸位能协助。”
“大人之请,我等未敢有辞。”
林如海颔首道:“诸位皆知,如今苏州受灾不轻,缺衣少粮。今安京侯下江南,亦是我……我的友人,于公于私都不得不帮……”
场面话说了,林如海却越是气恼了。
江春接口道:“既然如此,我等便筹备些粮食,与盐一同送去。”
林如海叹了口气,“苏州人口稠密,与扬州府不相上下,至少这一回也得送去三十万石粮食才能救急。”
鲍志道又起身道:“三十万石怕是还不够,怎么也得五十万石吧。我八家出五十万石粮食,资助安京侯赈灾,也是结个善缘。”
“人都传言我两淮盐商,富可敌国了,我们自知没那个本事,但一出手也不能太被天下商号小觑了。”
“怎么样?五十万石粮食,也就是不到一百万两银子,我们八家出不出得?”
众人附和道:“出得出得。”
林如海捱住口气,微笑着向众人拱手道:“那我就替安京侯谢谢各位了。”
只是看在盐商们眼里,这笑容怎得还咬牙切齿的,似是仍有不满。
大伙都是做商贾的,最懂得察言观色,一时都在斟酌,该如何让林如海更满意些。
只有将巡盐御史伺候好了,多放些盐引,日后大家的日子也才能好过。
适时,林如海又道:“这些粮食都是由安京侯个人名义来借的,定会如期奉还,若是他不还,本官会替你们讨要。”
众人忙摆手,“不必不必,这点粮食算不得什么。往年我们出银造桥,兴修水利,所花费的银子,比这个还多着呢。”
又有人道:“极是极是,只要两淮安稳,我等的生意也好做。安京侯能创出长芦盐,若是在盐业上点拨我们两句,那真是比万金还贵重。”
林如海愕然道:“为何不要?有借有还,这是天理,岂有借了不还的道理?”
“御史大人说哪里话,这不是借是我们自愿献上粮食。”
林如海拍案道:“凭什么自愿献粮,你们必须要回来。盐业虽然富饶,可你们也不是没家要养,刚还说了难处,为何如此大手笔给他五十万石粮食?”
盐商们大为感动,哭诉道:“御史大人能体谅我等的不易,我等便心满意足了。这粮定是自愿捐出,无需安京侯归还。”
“只是待安京侯来扬州时,让我们有机会招待他一番就好。”
“还要招待他?”
林如海心里更是不平了,心烦的摆摆手道:“算了,你们先走吧。粮食之事要紧,灾民还等着呢。”
“是。”
盐商们各自退场,毕恭毕敬的与林如海行着礼。
人走得干净,林如海又拍案而起,大怒道:“凭什么好事都让他占了?这群卑贱商贾,怎得听了安京侯一个名头,就无需归还了?”
韩大看着被怒火冲昏头脑的自己老爷,也只是摇头不语。
……
晨雾初散,苏州城北的运河码头,早已是人头攒动、旌旗飘飘。
暖色的日光透过云层缝隙,洒落在粼粼波光的河面之上,仿佛铺就了一层苏锦。
一艘官船由众多小船护航,乘风破浪,缓缓驶进码头。其船上打着的旗帜上,大书金色的“岳”字,昭示着来人的身份。
万千百姓翘首以盼,大昌柱石之臣,岳凌到了。
甲板上的随行士卒身姿愈发挺拔,手中的兵戈,身上的甲胄,在白光的照耀下更为耀眼。随着船身渐近,岸边气氛愈发高涨,人群攒动之中,非但有身着官服、神色恭谨的各级官员,也有身着布衣草履、满脸质朴的苏州百姓。
在众人之前是如今治理苏州的参知政事钱仕渊,身着绯红官袍,头戴乌纱,胸前绣的是神雀,是为正三品官衔。
其身后府丞、通判、推官等一众苏州府的僚属,亦是无不到场。个个正容肃立,手中捧着各类簿册、礼单,预备呈递,彰显着对安京侯到来的敬意。
在官员队列之后,还有来参加“沧浪雅集”的文人墨客,各家名流,也都在此地等候迎接。
今年的雅集正好赶上安京侯南下,便让雅集更添了颜色。
这个享誉大昌的人物,在沧州沉淀了四年,便能将沧州治理的焕然一新,今日众人也期盼着一睹安京侯的真容。
最外围的百姓们,也是人数最多的人。不少人是刚从水患的影响中脱身而出,也期盼着安京侯的到来,能给苏州几桩悬而未决的大案,定下帷幕,还百姓们一个公道。
“来了,来了!”人群中高喊一声。
霎时间,原本的低语嘈杂化作一片屏息凝神。官船稳稳停靠在码头,踏板放下,却只见几顶轿子排排而出。
一手持兵戈的人上前,与当先的人喊话道:“安京侯一路疾行南下,未有停留,因水土不服而染病,不便在人群聚集之处见人。哪一位是孙知府?”
钱仕渊上前两步拱手道:“在下参知政事钱仕渊,暂领苏州之职。孙知府畏罪潜逃,如今还在缉捕,其中颇有缘由,还需当面与安京侯澄清。”
士兵也不多询问,只是道:“既然如此,还请钱大人早些安排安京侯下榻之处,待病情好转,再与诸位会见。”
钱仕渊内心略有疑惑,但还是侧开身子,与后面的人唤道:“侯爷身体不适,打理出通路来,往驿站先去送安京侯。”
再回过头来,钱仕渊又问道:“不知侯爷的身子能否参加今日的集会?”
“可以。”
得到正面的回复,一应人等皆松了口气。
轿子缓缓落地,由跟随而来的三千京营精锐,护送左右,一路由官道去往城中。
沿路百姓皆是跪地,高呼冤情。
适时轿帘掀起,露出一方侧颜来,与众人挥手安抚着。其中面色如玉,容貌俊美,幸得见者都不禁夸赞起安京侯的相貌来。
“我还以为安京侯纵横疆场是个黝黑的武将呢,容貌竟如此俊美?”
“什么?哪里?我怎么没看到。”
“就是前面打头的轿子,方才掀了轿帘了。”
“真是出人意料,今年的雅集有得看了,都说侯爷文武双全,未必不会留下墨宝,塑成我大昌的佳话呀。”
此时此刻,在轿内的姑娘们,则是紧张的不行。
一个个都是久在闺阁的姑娘,这般大场面之下,心里如何能安稳。
“姑娘,你快把轿帘放下来吧,这外面人也忒多了。”
莺儿偷偷的向外打量着,只见外面乌泱泱的全是人,眼望去就如同潮水一样连成一片。
若不是有官兵在沿路阻拦,似是要将轿子都掀翻了。
薛宝钗心底也是紧张的厉害,开口还是道:“都没出去见面,至少也得与百姓有所示意,不然坊间就要传侯爷居功自傲的流言了。”
“我们为侯爷做事,总不能让侯爷因为我们背上些污名吧?”
同一顶轿子内,是秦可卿在陪着,时不时给薛宝钗补些妆容。
如今对于岳凌的仿妆,秦可卿是颇为得心应手了,便是见过岳凌的人,一时半刻,怕是也反应不出来。
只是薛宝钗的身体太易热了,总是不断的出着汗,妆容打湿了,便得一直补。
“宝妹妹,你身上这么大的香气,到时候该如何遮掩呀?就你身上出汗出得这般厉害,怕是不一会儿,满堂都是你身上的味道。”
薛宝钗无奈道:“这男子的衣服太厚了,再着甲,那就更热了,怎能怪我。再说我身上的味道,也没至于有那么大,到时候堂上肯定有些婢女舞女,再不济还有林妹妹陪着我呢,总没那么容易暴露。”
秦可卿一听,也以为很有道理,默默点点头,继续为薛宝钗补着妆容。
再后面的轿子内,便是林黛玉和紫鹃,雪雁三人。
三人也是掀起了轿帘的缝隙,往外探视着。
紫鹃道:“这人数之众,恐怕能与当时在沧州码头送老爷时相比,老爷的威望完全不减呀。”
雪雁与她一同看着,“真的诶,岳将军还是太厉害啦。”
林黛玉也往远方眺望着,见得灾民颇多,喊冤者无数,情绪都不禁由此低落下来。
她本就怜贫惜弱,内心善良,在沧州见得百姓之艰,黎民之苦,便愈发能够对此感同身受了。
临到岳大哥上任,苏州竟出了这般的乱子,说背后没有故事,是连林黛玉都不会相信。
“不知岳大哥如今在哪,早到的这一个多月里,都查的如何了。‘沧浪雅集’岳大哥让我们去代为参加,应当也会在这场合中与我们相见吧?”
“毕竟这么盛大的集会,各界名流都有到场,我们多半瞒不过所有人的眼睛。”
林黛玉平心静气,放下了轿帘,“等到今日晌午,便能见得岳大哥。”
……
玄墓山,蟠香寺,
草庐中,一身法衣的妙玉,正推着岳凌来到铜镜前,为他盘起头髻来。
岳凌无奈道:“你为自己修容过了也罢,为何连带着我也要一同改了。”
妙玉却振振有词道:“当然要改。我们的身份是受邀的蟠香寺高僧,若是不将你装扮成佛家子弟,如何过那门槛。”
“难道你要去闯那三道题不成?”
岳凌偏头,“对于我来说,便是三道题考教,也未见得有多难。”
妙玉摇头道:“还是走这个方便的路子吧。师父有请柬,今年我下山做法事,在城中也小有名气,也被邀前往。正好师父病卧,她的请柬我用,我的请柬你用,我们便一道进门了。”
“只是将你的发髻盘起来,别的也不碍事。”
“也罢,你说的不无道理。”
听岳凌松了口,妙玉便上手来解了岳凌的发带,为其篦起头来。
发丝缠绕在指尖,妙玉的心思有些飘飘然。
除了邢岫烟,妙玉还未曾摸过第二个人的头发,是连师父也没有,而这第二个人竟是个男子,而且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去摸,妙玉从前是做梦也不敢想。
细心的一条条梳理着,岳凌也倍感舒适,以为这妙玉的手法很是柔和,有种过去做头疗的感觉,若是能再按一按就更恰当了。
当然这要求就有些太过分了,只是目前,一个带发修行的女尼,为俗家之人梳理发根,想必佛祖见了都得说有辱门风吧。
岳凌心里颇为怪异,总感觉近来相处之中,两人比以前真是亲近了不少。
转移着思绪,岳凌问道:“你总说你师父病卧在床,到底是生了什么病,可寻郎中瞧过?”
妙玉提着梳子,注意力都只在岳凌的发间,随口应答道:“其实是老毛病了,请过几个郎中都说是消渴症,只能控制饮食,静养在床,身体虚弱的很。”
“原来是消渴症。”
岳凌也暗暗叹了口气。
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,在现代医学的条件下都不是好治疗的病症,更不论当下了。
这也没有测量血糖的仪器,也没有胰岛素来缓解症状。
消渴症会刺激人多饮、多食,而多摄入糖类,就加重了病症,实在是难以控制。
不过,作为修行中的女尼,餐食清淡,病症应当也不会太过严重了。
“那你拿了你师父的请柬,可与她说了?”
妙玉坦然道:“师父她从来不去那场合,甚至很少下山。若是我说了,她不会让我去的。所以,她连请柬也没见到,完全不知道此事。待我们拾掇好了后,下山便是了。”
“额,这样好吗?你下山不必告知你师父?”
妙玉道:“我师父是个老古板,说了她不会同意我下山的。”
“那你师父有什么特征没有,长什么模样?”
“模样?”
妙玉不知岳凌为何问起这个,一面垂头理着岳凌的鬓发,一面思索着答道:“若论起相貌,其实早年间师父收养我的时候,还不算年老呢。只是我不知师父多大的年纪了,或许当时有四十岁左右?但看面相也不错呢,也就比我差一点吧。”
两人混得熟了,同岳凌说起话来,就如同和邢岫烟的语气一般。
“只是如今年老色衰,面黄肌瘦,怕是由此也不想下山吧。皮肤虽不精致了,但五官还在呢,便是今日也能看出她丹凤眼,翘鼻梁,年轻时定是削肩膀,水蛇腰的美人。”
“丹凤眼,翘鼻梁?”岳凌嚅嗫着道:“那你看这个是不是你师父?”
岳凌又指了指铜镜里面。
妙玉猛然一惊,慢慢转过头,果然是师父正立在她身后。
妙玉似是撞到鬼了一样,惊叫着跳开了脚,躲到了床榻边,蜷缩起身子来。
老尼嘴角抽了抽,道:“在你眼里,师父就是那般模样?”
妙玉惨淡一笑,“师父,我不是有意的,我也说了,您年轻的时候是大美人呢。”
老尼咽下口气,问道:“佛门中人,看什么皮囊?且说你为何要下山?”
妙玉望向岳凌,一脸苦色,“师父,你身子无恙了?”
老尼咳了几声,“怎会无恙?你也别看这位少年,就说你下山做什么事?”
妙玉不知如何开口,还是岳凌打圆场道:“这位师父,是我请她下山的。今日是沧浪雅集,是将那些贪官污吏一网打尽,揭露事实的好机会。我作为江浙巡抚,不能错过这次机会。”
“你,江浙巡抚,你是安京侯?”老尼问道。
岳凌颇感意外,老尼也知晓外面的事。
“是,我是安京侯。”
老尼问道:“戴权那老家伙还活着吗?”
岳凌愕然道:“活着,前不久陛下还曾召他入宫,不入宫的时候在清扫皇陵。”
岳凌喉咙微动,又问道:“师太,您认得戴总管?”
老尼笑笑不答,“你这孩子,比那孽障懂些人情世故。罢了,你们下山去吧。”
最后老尼指向一旁呆坐的妙玉道:“你若不回来,我便下山去打断你的腿带回来,休要以为我管教不了你了!”
“没出息的东西,你以为你是他的发妻吗?就篦起头来了。”
妙玉脸颊上似火烧,低垂着头,不敢吭声。
岳凌也颇为尴尬的偏开了头。
http://www.gongzibiexiu.com/yt101161/40640052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gongzibiexiu.com。公子别秀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gongzibiexiu.com
堂上,两淮有头有面的盐商分坐两侧,态度恭谨有加。
林如海居中端坐,沉声道:“今苏州涝灾,盐价时有起伏,本御史责令诸位,该明晰首要,以平稳盐价为本。此乃商道良心,亦是为朝廷分忧。”
下首盐业巨擘,八大盐商之首江家家主江春应道:“御史大人所言甚是。苏州灾情紧急,我等一时也缺少了应对,这遭去苏州的货船已经增加了。”
紧接着,江春又问道:“听说如今京畿之地在大行新法,一时正是动荡的厉害。不知这新法对我们两淮盐商,可有新规没有?”
“长芦盐的官商合办,对我等的冲击已经不小了,若是还有新规,御史大人能早与我等知会一声,让我等早做准备也好。”
林如海作为隆祐帝在江南的代言人,明眼人皆知,只要隆祐帝下定决心要变法整饬,这火就不可能不烧到盐税上来。
林如海神色自若,如同无风的湖面一般平静,“此事,陛下还未有旨意。不过,我等也相处了数十年了,可谓知根知底。”
“眼下的盐税本就有些弊端,私盐又是成风,往后改也是往好处改,未见的就是盘剥你们的家财了,不必忧心。”
众人微微颔首,但也没被安慰到。
适时,林家管家韩大登堂而来,行色匆匆的走近林如海身边,躬身低声道:“老爷,有安京侯送来的信。”
林如海面上显露不悦,皱眉道:“他还敢送信来,要做什么?”
“没说,老爷您看信上说了什么。”
不知所谓的盐商们见得林如海面上有变,都不禁正襟危坐起来,只怕是才谈起盐法,真有宫里的旨意到了。
林如海并未急着拆开,而是前后打量了遍信的落款,心里暗自揣摩道:“果然是从苏州寄来的,算日子他也是该到苏州了。”
信笺一拆,见得信纸头四个字,“兄长如晤”,林如海的眉头皱的愈发深了。
“这货竟还好意思这么说,你可真将我当兄长了没有?”
堂上还有其他人,林如海忍着一口气并未发作,又见岳凌恭维的几句,“圣上赞词”、“吾辈楷模”,心里又是一股火起。
“炫耀圣恩,还炫耀到我头上来了。岳凌,你真是做得好事。”
林如海咬牙切齿,继续翻阅着,见得便是苏州府受灾之事,岳凌欲要借粮赈济。
大是大非之前,林如海还是拎得十分清楚,私情再是不愿,关乎民生福祉,粮还是要借的,但这口恶气真是难出。
“……黛玉于弟左右,身子安养得体。弟日后定再悉心照料,以报兄长之恩。”
最后的这一句,真是将林如海的怒火点燃了,狠狠将信纸揉成一团,怒喝道:“欺人太甚,欺人太甚!”
韩大退后了半步,才欲要奉上茶水,险些被林如海给打翻了。
堂下的盐商们更是色变,面面相觑,不知林如海这是遇见了什么大事。
盐业在两淮当属首重之事,便是坐镇江浙的丞相,都得给巡盐御史衙门几分颜面。
而在这扬州府,巡盐御史衙门更是比知府还特立独行,巡盐衙门还有盐兵呢,谁人能欺负到林如海头上来?
要说能让林如海吃亏受委屈的,除了隆祐帝也再无旁人了吧。
可若真是当今圣上,林如海这般稳重之人,怎会如此大怒。
众盐商额头直冒冷汗,唯恐是自家出了祸事,传到了林如海耳中。
八大盐商之一的鲍家家主鲍志道起身问道:“御史大人,不知是何事惹得您不悦?若是能差用上我家的地方,您尽可开口。”
本来脑中已经在想,许久未见的女儿林黛玉同岳凌已经双宿双飞了,听了盐商的话,林如海堪堪回过神来。
“无碍无碍,是些家事罢了。”
众人大松了一口气。
只是众人还是疑惑非常,都听闻林如海膝下只有一女,也并未有孽子,一个女孩子何至于将林如海气成这副模样?
韩大适时递上茶水,林如海接过润喉,粗喘了几口气,稳住心神。
“天底下还有这样的道理,粮我要借,还得受着你信里的耀武扬威,气还得受?”
林如海堪为怒不可遏,心里又腹诽道:“你且等你北归之时,我必定要将林黛玉拦下,不与你通路,非不称了你们二人的心意!”
面向下方盐商,林如海努力挤出些许笑容,道:“本官真就有个不情之请,还望诸位能协助。”
“大人之请,我等未敢有辞。”
林如海颔首道:“诸位皆知,如今苏州受灾不轻,缺衣少粮。今安京侯下江南,亦是我……我的友人,于公于私都不得不帮……”
场面话说了,林如海却越是气恼了。
江春接口道:“既然如此,我等便筹备些粮食,与盐一同送去。”
林如海叹了口气,“苏州人口稠密,与扬州府不相上下,至少这一回也得送去三十万石粮食才能救急。”
鲍志道又起身道:“三十万石怕是还不够,怎么也得五十万石吧。我八家出五十万石粮食,资助安京侯赈灾,也是结个善缘。”
“人都传言我两淮盐商,富可敌国了,我们自知没那个本事,但一出手也不能太被天下商号小觑了。”
“怎么样?五十万石粮食,也就是不到一百万两银子,我们八家出不出得?”
众人附和道:“出得出得。”
林如海捱住口气,微笑着向众人拱手道:“那我就替安京侯谢谢各位了。”
只是看在盐商们眼里,这笑容怎得还咬牙切齿的,似是仍有不满。
大伙都是做商贾的,最懂得察言观色,一时都在斟酌,该如何让林如海更满意些。
只有将巡盐御史伺候好了,多放些盐引,日后大家的日子也才能好过。
适时,林如海又道:“这些粮食都是由安京侯个人名义来借的,定会如期奉还,若是他不还,本官会替你们讨要。”
众人忙摆手,“不必不必,这点粮食算不得什么。往年我们出银造桥,兴修水利,所花费的银子,比这个还多着呢。”
又有人道:“极是极是,只要两淮安稳,我等的生意也好做。安京侯能创出长芦盐,若是在盐业上点拨我们两句,那真是比万金还贵重。”
林如海愕然道:“为何不要?有借有还,这是天理,岂有借了不还的道理?”
“御史大人说哪里话,这不是借是我们自愿献上粮食。”
林如海拍案道:“凭什么自愿献粮,你们必须要回来。盐业虽然富饶,可你们也不是没家要养,刚还说了难处,为何如此大手笔给他五十万石粮食?”
盐商们大为感动,哭诉道:“御史大人能体谅我等的不易,我等便心满意足了。这粮定是自愿捐出,无需安京侯归还。”
“只是待安京侯来扬州时,让我们有机会招待他一番就好。”
“还要招待他?”
林如海心里更是不平了,心烦的摆摆手道:“算了,你们先走吧。粮食之事要紧,灾民还等着呢。”
“是。”
盐商们各自退场,毕恭毕敬的与林如海行着礼。
人走得干净,林如海又拍案而起,大怒道:“凭什么好事都让他占了?这群卑贱商贾,怎得听了安京侯一个名头,就无需归还了?”
韩大看着被怒火冲昏头脑的自己老爷,也只是摇头不语。
……
晨雾初散,苏州城北的运河码头,早已是人头攒动、旌旗飘飘。
暖色的日光透过云层缝隙,洒落在粼粼波光的河面之上,仿佛铺就了一层苏锦。
一艘官船由众多小船护航,乘风破浪,缓缓驶进码头。其船上打着的旗帜上,大书金色的“岳”字,昭示着来人的身份。
万千百姓翘首以盼,大昌柱石之臣,岳凌到了。
甲板上的随行士卒身姿愈发挺拔,手中的兵戈,身上的甲胄,在白光的照耀下更为耀眼。随着船身渐近,岸边气氛愈发高涨,人群攒动之中,非但有身着官服、神色恭谨的各级官员,也有身着布衣草履、满脸质朴的苏州百姓。
在众人之前是如今治理苏州的参知政事钱仕渊,身着绯红官袍,头戴乌纱,胸前绣的是神雀,是为正三品官衔。
其身后府丞、通判、推官等一众苏州府的僚属,亦是无不到场。个个正容肃立,手中捧着各类簿册、礼单,预备呈递,彰显着对安京侯到来的敬意。
在官员队列之后,还有来参加“沧浪雅集”的文人墨客,各家名流,也都在此地等候迎接。
今年的雅集正好赶上安京侯南下,便让雅集更添了颜色。
这个享誉大昌的人物,在沧州沉淀了四年,便能将沧州治理的焕然一新,今日众人也期盼着一睹安京侯的真容。
最外围的百姓们,也是人数最多的人。不少人是刚从水患的影响中脱身而出,也期盼着安京侯的到来,能给苏州几桩悬而未决的大案,定下帷幕,还百姓们一个公道。
“来了,来了!”人群中高喊一声。
霎时间,原本的低语嘈杂化作一片屏息凝神。官船稳稳停靠在码头,踏板放下,却只见几顶轿子排排而出。
一手持兵戈的人上前,与当先的人喊话道:“安京侯一路疾行南下,未有停留,因水土不服而染病,不便在人群聚集之处见人。哪一位是孙知府?”
钱仕渊上前两步拱手道:“在下参知政事钱仕渊,暂领苏州之职。孙知府畏罪潜逃,如今还在缉捕,其中颇有缘由,还需当面与安京侯澄清。”
士兵也不多询问,只是道:“既然如此,还请钱大人早些安排安京侯下榻之处,待病情好转,再与诸位会见。”
钱仕渊内心略有疑惑,但还是侧开身子,与后面的人唤道:“侯爷身体不适,打理出通路来,往驿站先去送安京侯。”
再回过头来,钱仕渊又问道:“不知侯爷的身子能否参加今日的集会?”
“可以。”
得到正面的回复,一应人等皆松了口气。
轿子缓缓落地,由跟随而来的三千京营精锐,护送左右,一路由官道去往城中。
沿路百姓皆是跪地,高呼冤情。
适时轿帘掀起,露出一方侧颜来,与众人挥手安抚着。其中面色如玉,容貌俊美,幸得见者都不禁夸赞起安京侯的相貌来。
“我还以为安京侯纵横疆场是个黝黑的武将呢,容貌竟如此俊美?”
“什么?哪里?我怎么没看到。”
“就是前面打头的轿子,方才掀了轿帘了。”
“真是出人意料,今年的雅集有得看了,都说侯爷文武双全,未必不会留下墨宝,塑成我大昌的佳话呀。”
此时此刻,在轿内的姑娘们,则是紧张的不行。
一个个都是久在闺阁的姑娘,这般大场面之下,心里如何能安稳。
“姑娘,你快把轿帘放下来吧,这外面人也忒多了。”
莺儿偷偷的向外打量着,只见外面乌泱泱的全是人,眼望去就如同潮水一样连成一片。
若不是有官兵在沿路阻拦,似是要将轿子都掀翻了。
薛宝钗心底也是紧张的厉害,开口还是道:“都没出去见面,至少也得与百姓有所示意,不然坊间就要传侯爷居功自傲的流言了。”
“我们为侯爷做事,总不能让侯爷因为我们背上些污名吧?”
同一顶轿子内,是秦可卿在陪着,时不时给薛宝钗补些妆容。
如今对于岳凌的仿妆,秦可卿是颇为得心应手了,便是见过岳凌的人,一时半刻,怕是也反应不出来。
只是薛宝钗的身体太易热了,总是不断的出着汗,妆容打湿了,便得一直补。
“宝妹妹,你身上这么大的香气,到时候该如何遮掩呀?就你身上出汗出得这般厉害,怕是不一会儿,满堂都是你身上的味道。”
薛宝钗无奈道:“这男子的衣服太厚了,再着甲,那就更热了,怎能怪我。再说我身上的味道,也没至于有那么大,到时候堂上肯定有些婢女舞女,再不济还有林妹妹陪着我呢,总没那么容易暴露。”
秦可卿一听,也以为很有道理,默默点点头,继续为薛宝钗补着妆容。
再后面的轿子内,便是林黛玉和紫鹃,雪雁三人。
三人也是掀起了轿帘的缝隙,往外探视着。
紫鹃道:“这人数之众,恐怕能与当时在沧州码头送老爷时相比,老爷的威望完全不减呀。”
雪雁与她一同看着,“真的诶,岳将军还是太厉害啦。”
林黛玉也往远方眺望着,见得灾民颇多,喊冤者无数,情绪都不禁由此低落下来。
她本就怜贫惜弱,内心善良,在沧州见得百姓之艰,黎民之苦,便愈发能够对此感同身受了。
临到岳大哥上任,苏州竟出了这般的乱子,说背后没有故事,是连林黛玉都不会相信。
“不知岳大哥如今在哪,早到的这一个多月里,都查的如何了。‘沧浪雅集’岳大哥让我们去代为参加,应当也会在这场合中与我们相见吧?”
“毕竟这么盛大的集会,各界名流都有到场,我们多半瞒不过所有人的眼睛。”
林黛玉平心静气,放下了轿帘,“等到今日晌午,便能见得岳大哥。”
……
玄墓山,蟠香寺,
草庐中,一身法衣的妙玉,正推着岳凌来到铜镜前,为他盘起头髻来。
岳凌无奈道:“你为自己修容过了也罢,为何连带着我也要一同改了。”
妙玉却振振有词道:“当然要改。我们的身份是受邀的蟠香寺高僧,若是不将你装扮成佛家子弟,如何过那门槛。”
“难道你要去闯那三道题不成?”
岳凌偏头,“对于我来说,便是三道题考教,也未见得有多难。”
妙玉摇头道:“还是走这个方便的路子吧。师父有请柬,今年我下山做法事,在城中也小有名气,也被邀前往。正好师父病卧,她的请柬我用,我的请柬你用,我们便一道进门了。”
“只是将你的发髻盘起来,别的也不碍事。”
“也罢,你说的不无道理。”
听岳凌松了口,妙玉便上手来解了岳凌的发带,为其篦起头来。
发丝缠绕在指尖,妙玉的心思有些飘飘然。
除了邢岫烟,妙玉还未曾摸过第二个人的头发,是连师父也没有,而这第二个人竟是个男子,而且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去摸,妙玉从前是做梦也不敢想。
细心的一条条梳理着,岳凌也倍感舒适,以为这妙玉的手法很是柔和,有种过去做头疗的感觉,若是能再按一按就更恰当了。
当然这要求就有些太过分了,只是目前,一个带发修行的女尼,为俗家之人梳理发根,想必佛祖见了都得说有辱门风吧。
岳凌心里颇为怪异,总感觉近来相处之中,两人比以前真是亲近了不少。
转移着思绪,岳凌问道:“你总说你师父病卧在床,到底是生了什么病,可寻郎中瞧过?”
妙玉提着梳子,注意力都只在岳凌的发间,随口应答道:“其实是老毛病了,请过几个郎中都说是消渴症,只能控制饮食,静养在床,身体虚弱的很。”
“原来是消渴症。”
岳凌也暗暗叹了口气。
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,在现代医学的条件下都不是好治疗的病症,更不论当下了。
这也没有测量血糖的仪器,也没有胰岛素来缓解症状。
消渴症会刺激人多饮、多食,而多摄入糖类,就加重了病症,实在是难以控制。
不过,作为修行中的女尼,餐食清淡,病症应当也不会太过严重了。
“那你拿了你师父的请柬,可与她说了?”
妙玉坦然道:“师父她从来不去那场合,甚至很少下山。若是我说了,她不会让我去的。所以,她连请柬也没见到,完全不知道此事。待我们拾掇好了后,下山便是了。”
“额,这样好吗?你下山不必告知你师父?”
妙玉道:“我师父是个老古板,说了她不会同意我下山的。”
“那你师父有什么特征没有,长什么模样?”
“模样?”
妙玉不知岳凌为何问起这个,一面垂头理着岳凌的鬓发,一面思索着答道:“若论起相貌,其实早年间师父收养我的时候,还不算年老呢。只是我不知师父多大的年纪了,或许当时有四十岁左右?但看面相也不错呢,也就比我差一点吧。”
两人混得熟了,同岳凌说起话来,就如同和邢岫烟的语气一般。
“只是如今年老色衰,面黄肌瘦,怕是由此也不想下山吧。皮肤虽不精致了,但五官还在呢,便是今日也能看出她丹凤眼,翘鼻梁,年轻时定是削肩膀,水蛇腰的美人。”
“丹凤眼,翘鼻梁?”岳凌嚅嗫着道:“那你看这个是不是你师父?”
岳凌又指了指铜镜里面。
妙玉猛然一惊,慢慢转过头,果然是师父正立在她身后。
妙玉似是撞到鬼了一样,惊叫着跳开了脚,躲到了床榻边,蜷缩起身子来。
老尼嘴角抽了抽,道:“在你眼里,师父就是那般模样?”
妙玉惨淡一笑,“师父,我不是有意的,我也说了,您年轻的时候是大美人呢。”
老尼咽下口气,问道:“佛门中人,看什么皮囊?且说你为何要下山?”
妙玉望向岳凌,一脸苦色,“师父,你身子无恙了?”
老尼咳了几声,“怎会无恙?你也别看这位少年,就说你下山做什么事?”
妙玉不知如何开口,还是岳凌打圆场道:“这位师父,是我请她下山的。今日是沧浪雅集,是将那些贪官污吏一网打尽,揭露事实的好机会。我作为江浙巡抚,不能错过这次机会。”
“你,江浙巡抚,你是安京侯?”老尼问道。
岳凌颇感意外,老尼也知晓外面的事。
“是,我是安京侯。”
老尼问道:“戴权那老家伙还活着吗?”
岳凌愕然道:“活着,前不久陛下还曾召他入宫,不入宫的时候在清扫皇陵。”
岳凌喉咙微动,又问道:“师太,您认得戴总管?”
老尼笑笑不答,“你这孩子,比那孽障懂些人情世故。罢了,你们下山去吧。”
最后老尼指向一旁呆坐的妙玉道:“你若不回来,我便下山去打断你的腿带回来,休要以为我管教不了你了!”
“没出息的东西,你以为你是他的发妻吗?就篦起头来了。”
妙玉脸颊上似火烧,低垂着头,不敢吭声。
岳凌也颇为尴尬的偏开了头。
http://www.gongzibiexiu.com/yt101161/40640052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gongzibiexiu.com。公子别秀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gongzibiexi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