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八章 龙门渡河
唐军东线战场,威胁最大的不是潼关,不是同州,更不是蓝田,而是并不起眼的龙门关。
在后世山西省河津市西北与陕西省韩城市交接的黄河峡谷出口处,便是大名鼎鼎的黄河龙门。传说这里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,故又称禹门。人们所说的“鲤鱼跳龙门”就是指这里。
黄河流经此地,破山峦而径出,泻千里而东流。两岸均悬崖断壁,直下千仞,水浪起伏,如山如沸,唯“神龙”可越。
龙门之地,在山西的一侧是龙门县,在陕西的一侧是龙门关,大河两侧群山,谓之龙门山。
龙门之地,自古为晋、陕交通要隘,是兵家必争之地。
当初李渊南下,被屈突通的主力挡在蒲坂,就是从龙门渡河,杀入关中的。
李渊当初亲从此地过河,自然是知晓龙门的重要性。因此定鼎关中之后,便派遣堂弟李神符率领八千精锐屯于此地。
唐军拥龙门天险,又有龙门关依靠,八千精锐,可挡十万大军。
李神符是李神通的亲弟弟,素来谨慎,李唐入关中后赐封安吉郡公,也是李氏家族的一员重将。他来到龙门之后,便依靠龙门山、龙门关和南面的韩城县构建防线,务求将隋军挡在黄河以东。
黄明远做出向关中进军的决定之后,便命令虎威卫总管刘云芳西进龙门,择机渡河。
隋军入关中的第一仗,就从龙门打起。
刘云芳常在河东,对龙门地形很是了解。
龙门渡口,大河之水跨度数十丈。且目前季节是丰水期,黄涛滚滚,水流湍急,一泻千里。非得大船不能渡河。
这倒是难不倒刘云芳。
汾水从龙门县汇入黄河,这大半年的时间,刘云芳一直在龙门造船,得大船上百艘,一次性可渡上万人。三万大军,一日便可渡河。
刘云芳很自信,一旦虎威卫顺利渡河,对面的唐军绝不可挡。
不过想渡河很难。
黄河虽然很长,但因为黄河的特点,河水湍急,河流漩涡极多,河岸淤积,适合大规模渡河的地点并不多。
而这些地点,李神符都派遣军队就地防守,又修建了大量的滩涂、河岸阵地,日夜驻防,河岸之上,广布床弩、投石器,以为屏障。
李神符又在河岸后方,修建了三个营帐,各置兵千余。一旦哪处阵地有隋军渡河,这些军队便就近赶去支援。
如此严密的防守,隋军若是强渡,必会造成极大的伤亡。
实际上当初李唐若不是占了冬天的便宜,踏冰过河,也未必可以这么顺利进入关中。
当然刘云芳也可以从北面绕道,但无论是晋西还是陕北,皆是交通不便,物资转运也极其困难,对于利在速战的隋军来说,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。
于是刘云芳想了一个好办法。
既然唐军兵少,而隋军兵多,则尽可能的发挥隋军兵多的优势。
唐军布置的防御很紧密,几乎没什么缺陷。但越是如此,越导致一个问题,想要处处妥帖,就会使得兵力被摊薄开来。李神符既要防御龙门关和韩城,又要防御各处渡口,还设置了三个支援大营,这样均摊下来,每处渡口的唐军,根本没多少人。
唐军需守住七个渡口的全部,而隋军只要有一处成功渡河,此战便胜了。
于是刘云芳将百余艘大船一分为七,分别布置到七处可供渡口的滩涂之地。这百余艘大船,只有一少半上面布置了渡河的士兵,还尽在船队后面。而前面的船只之上,则尽置了投石器、床弩等利器。
等到战役开始,刘云芳一声令下,七处船队同时向对岸的唐军发起攻击。果然唐军在对岸有所防备,立刻进行还击。
隋军七处船队,每处有十几艘大船,还有十多艘小船。这些有投石机和床弩的大船,到了近河对岸的地方,也不组织登岸,就和对方进行对击。打了半个时辰,这些船只就退回去,半个时辰之后,再次返回,如此来回两三次,弄得对岸的唐军又是狼狈,又是困惑。
到了下午,隋军再次发动攻击,这次有三处渡口的渡河士兵跟着一起发动攻击。
这时闻得消息的李神符大吃一惊,终于弄明白隋军的意图。隋军如此反复的冲击唐军阵地却不抢滩登陆,就是耗费他们的兵力,同时逼他将手中军队平分在各地。这样每处阵地有兵不到千人。
等自己平分军队之后,隋军再趁机抢滩登陆。
李神符知道自己不能再过分的分薄兵力,否则他处处设防,处处防不住。于是他从另外四处没有隋军渡河的渡口抽调了部分士兵,来集中兵力应对隋军的抢滩登陆。
对岸的隋军果然拼命。
大船上装载了大量的投石机、床弩进行掩护,这些隋军就用小船登陆。
黄河之上,飞石、箭矢密布,不少强渡的小船被击中,甚至被击沉,但这些隋军却是拼命向前,不退一步。
为了迎敌,李神符甚至将韩城和龙门关的驻军调出迎敌。
用兵之道,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,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,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,将欲西而示之以东。
到了傍晚,在一处之前没怎么战斗的渡口,刘云芳早就集中起来的五千精锐,正准备渡河。
这就是兵力充足的优势。刘云芳兵力是李神符的四倍,他自是可以从容的跟李神符拼消耗。
对岸的唐军被抽调了一半,不过三四百人。
而隋军一声令下,二十多条大船和数十条小船,一起向河对岸发起攻击。
今天双方打了一日,都伤亡惨重,也精疲力尽。而隋军这五千士兵,却是早就已经养精蓄锐,枕戈待发。
于是众人很快渡过河去。
隋军船只太多又太大,唐军根本挡不住。而隋军发起的进攻又将其突然,唐军连求援都不可得。
其实李神符也无力支援。
隋军之前三处渡河,李神符还得兼顾其余四处渡口和韩城、龙门关,再怎么分配,每一处不过一千多人,哪有兵力再往这里调。
高昂的隋字大旗一路高歌猛进,攻破唐军的滩涂阵地。越来越多的隋军沿着前锋部队开辟的道路登岸,并向前突进。
李神符完了!
http://www.gongzibiexiu.com/yt30268/28678301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gongzibiexiu.com。公子别秀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gongzibiexiu.com
在后世山西省河津市西北与陕西省韩城市交接的黄河峡谷出口处,便是大名鼎鼎的黄河龙门。传说这里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,故又称禹门。人们所说的“鲤鱼跳龙门”就是指这里。
黄河流经此地,破山峦而径出,泻千里而东流。两岸均悬崖断壁,直下千仞,水浪起伏,如山如沸,唯“神龙”可越。
龙门之地,在山西的一侧是龙门县,在陕西的一侧是龙门关,大河两侧群山,谓之龙门山。
龙门之地,自古为晋、陕交通要隘,是兵家必争之地。
当初李渊南下,被屈突通的主力挡在蒲坂,就是从龙门渡河,杀入关中的。
李渊当初亲从此地过河,自然是知晓龙门的重要性。因此定鼎关中之后,便派遣堂弟李神符率领八千精锐屯于此地。
唐军拥龙门天险,又有龙门关依靠,八千精锐,可挡十万大军。
李神符是李神通的亲弟弟,素来谨慎,李唐入关中后赐封安吉郡公,也是李氏家族的一员重将。他来到龙门之后,便依靠龙门山、龙门关和南面的韩城县构建防线,务求将隋军挡在黄河以东。
黄明远做出向关中进军的决定之后,便命令虎威卫总管刘云芳西进龙门,择机渡河。
隋军入关中的第一仗,就从龙门打起。
刘云芳常在河东,对龙门地形很是了解。
龙门渡口,大河之水跨度数十丈。且目前季节是丰水期,黄涛滚滚,水流湍急,一泻千里。非得大船不能渡河。
这倒是难不倒刘云芳。
汾水从龙门县汇入黄河,这大半年的时间,刘云芳一直在龙门造船,得大船上百艘,一次性可渡上万人。三万大军,一日便可渡河。
刘云芳很自信,一旦虎威卫顺利渡河,对面的唐军绝不可挡。
不过想渡河很难。
黄河虽然很长,但因为黄河的特点,河水湍急,河流漩涡极多,河岸淤积,适合大规模渡河的地点并不多。
而这些地点,李神符都派遣军队就地防守,又修建了大量的滩涂、河岸阵地,日夜驻防,河岸之上,广布床弩、投石器,以为屏障。
李神符又在河岸后方,修建了三个营帐,各置兵千余。一旦哪处阵地有隋军渡河,这些军队便就近赶去支援。
如此严密的防守,隋军若是强渡,必会造成极大的伤亡。
实际上当初李唐若不是占了冬天的便宜,踏冰过河,也未必可以这么顺利进入关中。
当然刘云芳也可以从北面绕道,但无论是晋西还是陕北,皆是交通不便,物资转运也极其困难,对于利在速战的隋军来说,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。
于是刘云芳想了一个好办法。
既然唐军兵少,而隋军兵多,则尽可能的发挥隋军兵多的优势。
唐军布置的防御很紧密,几乎没什么缺陷。但越是如此,越导致一个问题,想要处处妥帖,就会使得兵力被摊薄开来。李神符既要防御龙门关和韩城,又要防御各处渡口,还设置了三个支援大营,这样均摊下来,每处渡口的唐军,根本没多少人。
唐军需守住七个渡口的全部,而隋军只要有一处成功渡河,此战便胜了。
于是刘云芳将百余艘大船一分为七,分别布置到七处可供渡口的滩涂之地。这百余艘大船,只有一少半上面布置了渡河的士兵,还尽在船队后面。而前面的船只之上,则尽置了投石器、床弩等利器。
等到战役开始,刘云芳一声令下,七处船队同时向对岸的唐军发起攻击。果然唐军在对岸有所防备,立刻进行还击。
隋军七处船队,每处有十几艘大船,还有十多艘小船。这些有投石机和床弩的大船,到了近河对岸的地方,也不组织登岸,就和对方进行对击。打了半个时辰,这些船只就退回去,半个时辰之后,再次返回,如此来回两三次,弄得对岸的唐军又是狼狈,又是困惑。
到了下午,隋军再次发动攻击,这次有三处渡口的渡河士兵跟着一起发动攻击。
这时闻得消息的李神符大吃一惊,终于弄明白隋军的意图。隋军如此反复的冲击唐军阵地却不抢滩登陆,就是耗费他们的兵力,同时逼他将手中军队平分在各地。这样每处阵地有兵不到千人。
等自己平分军队之后,隋军再趁机抢滩登陆。
李神符知道自己不能再过分的分薄兵力,否则他处处设防,处处防不住。于是他从另外四处没有隋军渡河的渡口抽调了部分士兵,来集中兵力应对隋军的抢滩登陆。
对岸的隋军果然拼命。
大船上装载了大量的投石机、床弩进行掩护,这些隋军就用小船登陆。
黄河之上,飞石、箭矢密布,不少强渡的小船被击中,甚至被击沉,但这些隋军却是拼命向前,不退一步。
为了迎敌,李神符甚至将韩城和龙门关的驻军调出迎敌。
用兵之道,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,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,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,将欲西而示之以东。
到了傍晚,在一处之前没怎么战斗的渡口,刘云芳早就集中起来的五千精锐,正准备渡河。
这就是兵力充足的优势。刘云芳兵力是李神符的四倍,他自是可以从容的跟李神符拼消耗。
对岸的唐军被抽调了一半,不过三四百人。
而隋军一声令下,二十多条大船和数十条小船,一起向河对岸发起攻击。
今天双方打了一日,都伤亡惨重,也精疲力尽。而隋军这五千士兵,却是早就已经养精蓄锐,枕戈待发。
于是众人很快渡过河去。
隋军船只太多又太大,唐军根本挡不住。而隋军发起的进攻又将其突然,唐军连求援都不可得。
其实李神符也无力支援。
隋军之前三处渡河,李神符还得兼顾其余四处渡口和韩城、龙门关,再怎么分配,每一处不过一千多人,哪有兵力再往这里调。
高昂的隋字大旗一路高歌猛进,攻破唐军的滩涂阵地。越来越多的隋军沿着前锋部队开辟的道路登岸,并向前突进。
李神符完了!
http://www.gongzibiexiu.com/yt30268/28678301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gongzibiexiu.com。公子别秀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gongzibiexi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