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开理工科科举!
清醒之后,黄昏到处寻找。
康宁笑道:“您那叠宣纸,陛下已经带到正殿去了。”
黄昏松了口气。
还以为哪个不长眼的内侍把自己的旷世巨著弄丢了。
来到隔壁正殿,入内行礼。
朱棣免礼之后,道:“再有些时日,朕便要御驾亲征瓦剌,你当初说过,要陪朕一起去,家里可曾交待好了,徐妙锦不会有意见吧?”
黄昏大义凛然,“男儿大丈夫保家卫国,她能有什么意见,如果有意见,那是因为没有得到奖赏,陛下您认为呢?”
朱棣:“……”
感情一来就要诰命……也行,黄昏毕竟现在还挂着长平布政司使,虽然长平不如其他布政司,但好歹也是四品,徐妙锦的诰命是该升一下了。
要不然大妇的地位差宝庆公主太多,家里面事情不好管理,从而形成连锁反应,导致黄昏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管理后院。
咳嗽一声,“今天就只是来要诰命?”
黄昏笑道:“不是,臣今天来,是想请陛下改革科举,增开制科。”
从隋朝开始,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。
隋文帝仅有策问,隋炀帝开考十科。
唐朝考试科目很多,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(经义)、进士、明法(法律)、明字(文字)、明算(算学)。
宋朝主要是经义、策问、诗赋等,宋朝主要是经义、策问、诗赋等。
到明代常科只设进士一科,制科经义。
朱棣饶有兴趣,其实这个事情早就有人提了,是吏部一个普通的员外郎,没甚名气也没甚政绩,就混了一辈子的吏部,好不容易熬到了一个吏部考功司的员外郎,然而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,大概再有个三五年便要致仕。
不过别小看这无功无过的几十年仕途生涯,要知晓这位员外郎是熬过了洪武年间,在太祖手下当官,能不被剥皮楦草的活过洪武三十五年,是真的有点本事。
这位员外郎光脚的不怕穿鞋的,反正咱们的永乐陛下没有洪武陛下那么狂暴嗜血,索性便胆大了一回,建策多开制科罗纳人才。
吏部那边确实压力大。
朱棣笑道:“增开制科确实可行,明经,明法,明字,明算,甚至于策问都可以重开,宋朝的诗赋科就算了罢,考出来的都是些酸儒。”
酸儒误国。
黄昏思忖一下,道:“诗赋也可以重开的陛下,不仅诗赋可以重开,明字也可以重开,不拘一格降人才,文学也是艺术瑰宝,明字也是艺术,一个时代的兴盛,总得百花齐放更好,文字上面的艺术,反而可以让我们中国文化更加的源远流长,像滕王阁序这样的文章,千秋之后依然被人奉为经典,后人从中看见的不仅仅的作者的才华,还有当年的风光,陛下您虽然喜欢武功,但文章一事,不可小觑,要知道再好的机器,也无法将‘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’这样的风光活色生香的展现在千百年后的后人眼前,唯有文字,是永远不会腐朽的艺术,然而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,咱们现在有钱,那就给那些有才情的人创造出最好的环境,让他们给我大明的文化艺术宝库中,增添万般色彩,没准再出几个李白苏轼呢,岂不是人间美事。”
苏轼李白,千年一出。
大明朝怕是出不了了,不过出几个唐伯虎也行。
这番话很有道理。
朱棣本就有超越他老爹的理想,武功……现在已经可以望见项背,文治上有《永乐大典》,基本上并驾齐驱,那么大兴明字、诗赋科举,也是文治。
想到这朱棣微微颔首,“也行。”
能写好字的人,自然也是读书等身的人,不是人才?
明字,就是书法。
诗赋么……这个就是诗赋了,出几个李白这种当不了官当写的文章可以传唱千年的人才,也是永乐美谈。
继续道:“朕会在出征瓦剌之前,着令吏部、礼部和国子监配合,就增开制科拿出一个可行的策略来,争取今年春闱就增开。”
黄昏大喜,“恭喜陛下,如此一来,天下人才尽入您磬中。”
朱棣哈哈一笑,暗爽。
哪知道黄昏面色一转,颇为忧愁的道:“不过微臣这几年办事,发现一个我大明科举的缺陷之处,嗯,也是历朝科举的缺陷之处,陛下圣功天明,胸怀四海,微臣觉得也许陛下能弥补这个缺陷。”
朱棣吹了吹胡子。
少给老子戴高帽子,朕不吃这一套,看你这意思,感情不止是增开制科,还有其他的东西要在科举上改革。
难道这小子想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?
这事不是交给吴与弼了么。
咳嗽一声,“放。”
放什么?
当然是有屁就放。
黄昏一脸黑线……给朱棣脸色看是不敢,但老子也可以面无表情表达不满情绪,也咳嗽一声,“微臣的各个工坊,包括城东试验田……嗯,这个现在归官府了,不过不管是官办还是私人,都存在一个问题,就是人才紧缺,扶摇会馆的人也远远不够,比如在冶金这一块,在蒸汽机研发和船舶这一块,其实专业人才的缺口都很大,所以我认为,我大明还应该增设理工科。”
朱棣也有所感触,“缺口是大,郑和已经和我叫苦了,说他的钢铁战舰研发,还需要更多的人才,可朕也没办法,确实,能征用的人才都征用了。”
又问道:“理工是什么意思?”
黄昏面不改色,“理工么,字面意思,理者,不是儒家理学,是道理、原理也,工者,就是工了。”这尼玛让老子给你解释理工两字,老子也解释不清楚。
朱棣反而懂了。
所谓理工,按照黄昏的说辞,就是那些天文、地理、航海、金属方面的总体归纳——大明这个时候还没有物理和化学的说法。
黄昏道:“确实是这样,陛下,微臣以为科举增开理工科势在必行,比如等以后大明钢铁战舰成型了,是不是还需要继续发展,如此国之利器,陛下也不愿意这些技术掌握在私人商行中吧,国家是不是增开许多造船厂及其相关工厂,像这些厂就需要大量人才,那么开科举就很有必要。”
这话说到朱棣心里去了。
黄昏现在为什么这么有底气?
就是因为这货的时代商行掌握了很多行业的核心技术,难听点的话来说,黄昏掐住了大明继续发展的咽喉,但如果这些技术以后国家开设的工厂也掌握了,那就没人可以威胁到天子。
于是微微点头,“也不是不可以增开理工科举,不过具体的细节,你去礼部、吏部和国子监那边找人详谈之后,呈册于朕,尤其是关于科举的内容,需要仔细酌定!”
http://www.gongzibiexiu.com/yt6748/1525328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gongzibiexiu.com。公子别秀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gongzibiexiu.com
康宁笑道:“您那叠宣纸,陛下已经带到正殿去了。”
黄昏松了口气。
还以为哪个不长眼的内侍把自己的旷世巨著弄丢了。
来到隔壁正殿,入内行礼。
朱棣免礼之后,道:“再有些时日,朕便要御驾亲征瓦剌,你当初说过,要陪朕一起去,家里可曾交待好了,徐妙锦不会有意见吧?”
黄昏大义凛然,“男儿大丈夫保家卫国,她能有什么意见,如果有意见,那是因为没有得到奖赏,陛下您认为呢?”
朱棣:“……”
感情一来就要诰命……也行,黄昏毕竟现在还挂着长平布政司使,虽然长平不如其他布政司,但好歹也是四品,徐妙锦的诰命是该升一下了。
要不然大妇的地位差宝庆公主太多,家里面事情不好管理,从而形成连锁反应,导致黄昏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管理后院。
咳嗽一声,“今天就只是来要诰命?”
黄昏笑道:“不是,臣今天来,是想请陛下改革科举,增开制科。”
从隋朝开始,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。
隋文帝仅有策问,隋炀帝开考十科。
唐朝考试科目很多,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(经义)、进士、明法(法律)、明字(文字)、明算(算学)。
宋朝主要是经义、策问、诗赋等,宋朝主要是经义、策问、诗赋等。
到明代常科只设进士一科,制科经义。
朱棣饶有兴趣,其实这个事情早就有人提了,是吏部一个普通的员外郎,没甚名气也没甚政绩,就混了一辈子的吏部,好不容易熬到了一个吏部考功司的员外郎,然而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,大概再有个三五年便要致仕。
不过别小看这无功无过的几十年仕途生涯,要知晓这位员外郎是熬过了洪武年间,在太祖手下当官,能不被剥皮楦草的活过洪武三十五年,是真的有点本事。
这位员外郎光脚的不怕穿鞋的,反正咱们的永乐陛下没有洪武陛下那么狂暴嗜血,索性便胆大了一回,建策多开制科罗纳人才。
吏部那边确实压力大。
朱棣笑道:“增开制科确实可行,明经,明法,明字,明算,甚至于策问都可以重开,宋朝的诗赋科就算了罢,考出来的都是些酸儒。”
酸儒误国。
黄昏思忖一下,道:“诗赋也可以重开的陛下,不仅诗赋可以重开,明字也可以重开,不拘一格降人才,文学也是艺术瑰宝,明字也是艺术,一个时代的兴盛,总得百花齐放更好,文字上面的艺术,反而可以让我们中国文化更加的源远流长,像滕王阁序这样的文章,千秋之后依然被人奉为经典,后人从中看见的不仅仅的作者的才华,还有当年的风光,陛下您虽然喜欢武功,但文章一事,不可小觑,要知道再好的机器,也无法将‘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’这样的风光活色生香的展现在千百年后的后人眼前,唯有文字,是永远不会腐朽的艺术,然而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,咱们现在有钱,那就给那些有才情的人创造出最好的环境,让他们给我大明的文化艺术宝库中,增添万般色彩,没准再出几个李白苏轼呢,岂不是人间美事。”
苏轼李白,千年一出。
大明朝怕是出不了了,不过出几个唐伯虎也行。
这番话很有道理。
朱棣本就有超越他老爹的理想,武功……现在已经可以望见项背,文治上有《永乐大典》,基本上并驾齐驱,那么大兴明字、诗赋科举,也是文治。
想到这朱棣微微颔首,“也行。”
能写好字的人,自然也是读书等身的人,不是人才?
明字,就是书法。
诗赋么……这个就是诗赋了,出几个李白这种当不了官当写的文章可以传唱千年的人才,也是永乐美谈。
继续道:“朕会在出征瓦剌之前,着令吏部、礼部和国子监配合,就增开制科拿出一个可行的策略来,争取今年春闱就增开。”
黄昏大喜,“恭喜陛下,如此一来,天下人才尽入您磬中。”
朱棣哈哈一笑,暗爽。
哪知道黄昏面色一转,颇为忧愁的道:“不过微臣这几年办事,发现一个我大明科举的缺陷之处,嗯,也是历朝科举的缺陷之处,陛下圣功天明,胸怀四海,微臣觉得也许陛下能弥补这个缺陷。”
朱棣吹了吹胡子。
少给老子戴高帽子,朕不吃这一套,看你这意思,感情不止是增开制科,还有其他的东西要在科举上改革。
难道这小子想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?
这事不是交给吴与弼了么。
咳嗽一声,“放。”
放什么?
当然是有屁就放。
黄昏一脸黑线……给朱棣脸色看是不敢,但老子也可以面无表情表达不满情绪,也咳嗽一声,“微臣的各个工坊,包括城东试验田……嗯,这个现在归官府了,不过不管是官办还是私人,都存在一个问题,就是人才紧缺,扶摇会馆的人也远远不够,比如在冶金这一块,在蒸汽机研发和船舶这一块,其实专业人才的缺口都很大,所以我认为,我大明还应该增设理工科。”
朱棣也有所感触,“缺口是大,郑和已经和我叫苦了,说他的钢铁战舰研发,还需要更多的人才,可朕也没办法,确实,能征用的人才都征用了。”
又问道:“理工是什么意思?”
黄昏面不改色,“理工么,字面意思,理者,不是儒家理学,是道理、原理也,工者,就是工了。”这尼玛让老子给你解释理工两字,老子也解释不清楚。
朱棣反而懂了。
所谓理工,按照黄昏的说辞,就是那些天文、地理、航海、金属方面的总体归纳——大明这个时候还没有物理和化学的说法。
黄昏道:“确实是这样,陛下,微臣以为科举增开理工科势在必行,比如等以后大明钢铁战舰成型了,是不是还需要继续发展,如此国之利器,陛下也不愿意这些技术掌握在私人商行中吧,国家是不是增开许多造船厂及其相关工厂,像这些厂就需要大量人才,那么开科举就很有必要。”
这话说到朱棣心里去了。
黄昏现在为什么这么有底气?
就是因为这货的时代商行掌握了很多行业的核心技术,难听点的话来说,黄昏掐住了大明继续发展的咽喉,但如果这些技术以后国家开设的工厂也掌握了,那就没人可以威胁到天子。
于是微微点头,“也不是不可以增开理工科举,不过具体的细节,你去礼部、吏部和国子监那边找人详谈之后,呈册于朕,尤其是关于科举的内容,需要仔细酌定!”
http://www.gongzibiexiu.com/yt6748/1525328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gongzibiexiu.com。公子别秀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gongzibiexi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