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子别秀 > 这个三国很核理 > 第六百八十章 薛定谔的贾诩

第六百八十章 薛定谔的贾诩

    “君侯,可曾考虑清楚?”

    蒲吾城外,贾诩面带笑容的看着公孙瓒,眼中满是探寻的光芒。

    “此事……容某三思。”

    公孙瓒踌躇半晌后,才用低沉的声音答道。

    “三思?”贾诩脸上立刻露出了怪异的神色,“恕在下无礼,实在不知君侯还有什么可三思的。如此条件,观我大汉四百载以来,又有几人享得!若非君侯与陛下师出同门,又如何能享此殊荣?”

    公孙瓒还是摇了摇头,低声叹道:“条件虽好,但某志不在此。”

    “好个志不在此,莫非君侯不想为汉臣?”

    贾诩嘴角马上露出了讥讽的笑容。

    这个帽子实在有些太大了,公孙瓒豁然而起,怒视贾诩道:“你莫胡言乱语,我辽西公孙氏世受国恩,又岂有反叛之心!”

    “既无反叛之心,君侯何不应朝廷诏命?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
    公孙瓒无言以对。

    就在南方战局如火如荼之际,贾诩却已经抵达了常山。

    依照林朝的吩咐,贾诩此行不仅有两万大军做后盾,更是沿并州而行,征调了张燕麾下的五万大军,然后才来到常山郡,准备与公孙瓒来一波谈判。

    以贾诩的性格,当然不肯只身入城去见公孙瓒,所以双方便各领一千兵马,于城外十里处相见。

    不过今日的谈判,进行的并不顺利。

    公孙瓒麾下虽然只有三郡之地,却有数万大军,再加上这些年他早已习惯了乱世格局,在自己的地盘上当个土皇帝,又怎肯轻易放弃手中权势。

    哪怕贾诩开出了极高的价码——拜为三公,食邑增万户,甚至是让太子拜公孙瓒为师,一旦将来太子登基,他公孙瓒便是位在三公之上的太傅!

    公孙瓒自然没有反叛大汉的想法,但他也不想受制于人,可眼下的局势,却是不容自己摇摆不定了。

    贾诩自然看出了公孙瓒的踌躇,当下继续开口笑道:“君侯可知,最多再有半年,南方战事就该结束了。届时逆贼袁术授首,天下诸侯必然争相往雒阳朝拜,天下自然归于一统。

    昔年群雄并立的乱世格局,早已一去不返……这天下本就是刘氏之天下,如今陛下践祚登基,自当重现汉家盛世,还望君侯……莫要执迷不悟!”

    听到最后一句话时,公孙瓒眼中光芒一闪,似有所动。

    有道是由奢入俭难,纵然心里清楚自己现在手中的权柄并不该有,但真要上交朝廷,莫说他公孙瓒舍不得,换做其他人也一样。

    只是,贾诩还是有自信能说服公孙瓒。

    “君侯,这些年陛下在徐州时常与人言,当年与君侯一起在卢公门下求学时,众人皆以陛下出身贫寒而鄙之。唯君侯对其多有庇护资助,陛下心中感激,便以兄事之。

    陛下还说,那时虽年少无所成,却是陛下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……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公孙瓒目光一动,脱口而出道:“玄德……陛下他,真如此说?”

    “陛下在上,君侯在前,在下若有半句虚言,便使天诛地灭!”

    贾诩赶紧郑重说道。

    闻言,公孙瓒无比动容,眼中满是追忆之色,彷若又回到了昔年求学时光,自己带着刘备吃喝玩乐,干各种的荒唐事。

    见此,贾诩心中暗笑。

    这波稳了!

    对于公孙瓒这种性格强硬之人,以高官厚禄诱之,或是以兵势胁迫都不好使。

    最好用的方法,便是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。

    公孙瓒之所以不愿意归顺朝廷,也有担心自己不得善终的原因。

    虽说刘备口碑极好,但这么多年过去,他到底还是不是昔年那位性格坦率的兄弟,公孙瓒不敢确信。

    如今听了贾诩这番话,公孙瓒被回忆勾起,心绪开始开始动摇。

    某与玄德,终究是手足兄弟。

    如今他践祚登基,自己理应高兴才是。

    况且自己并无反叛大汉之心,又有什么理由不奉诏呢?

    倘若负隅顽抗,不仅伤了玄德之心,更是遗臭万年,为世人所不齿。

    一念及此,公孙瓒叹息一声,站起身道:“贾先生,宣诏吧。”

    “君侯高义,在下佩服!”

    贾诩狠狠恭维了公孙瓒一波,随后拿出诏书宣读起来。

    跟之前一样,刘备拜公孙瓒为司空,增食邑万户,更是将公孙瓒的封地从贫瘠的幽州,该成了繁华的南阳腹地涅阳。

    待到公孙瓒奉诏之后,贾诩忽然又开口笑道:“君侯如今升任司空,按理说该往雒阳主持朝政,只是如今天下未定,不知君侯可愿率军为陛下建功?”

    闻言,公孙瓒不惊反喜道:“贾先生,陛下准备命某征讨何处?”

    本来公孙瓒都接受下半辈子在雒阳生活了,可谁知刘备居然还敢让他统领大军征战,公孙瓒不得不感叹刘备胸怀之大。

    有了军功,今后在雒阳的日子就能好过很多。

    贾诩笑道:“自董贼之后,凉州作为大汉遍地,却一直为贼寇韩遂所占据。君侯素来勇勐过人,何不率军前往西凉,讨贼报国?”

    去打韩遂?

    好呀!

    公孙瓒赶紧抱拳道:“臣,谨遵圣命!”

    天命元年五月中旬,天子刘备以公孙瓒和张燕为将,贾诩为军师,发大军十二万西进,收复并州,征讨凉州,就此开启了统一天下的历程。

    不过这场被后世称之为凉州之战的战役,着实有些怪异,其中吊诡之处甚多,哪怕史官据实记叙,也被后人认为用了春秋笔法,甚至有部分人认为史书被篡改过。

    首先第一点,众所周知刘备一生虽然东征西讨,三兴汉室,但为君方面却极为宽仁,少有处罚臣工的现象。

    打仗方面,更是极为克制,能克敌制胜便好,绝不过多杀戮。

    而丞相林子初,虽然心狠手辣,杀伐果断,但对于百姓和没有威胁的敌人,却还算仁义。除了对付异族之时狂放了些,终其一生都严格约束军队。

    可这次出征西凉,朝廷大军依旧所向睥睨,却多有杀戮。

    甚至在韩遂已经准备投降的情况下,公孙瓒却直接率军冲入城中,斩杀韩遂一门老小。

    由于此次实在杀戮过甚,以至于后世大部分人都认为,这并非出自林朝的授意,而是公孙瓒和贾诩擅自妄为的结果。

    第二点,时间对不上。

    众所周知,攻伐一座坚城往往都需要数月时间,更何况是一州之地。

    这次凉州之战,除了行军所需的三个月时间外,整场战争只用了半年的时间,公孙瓒和贾诩便将整个凉州重新纳入了大汉版图之中。

    后世人无论如何也想不通,朝廷大军为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胜利。

    第三点,便是贾诩其人。

    根据史料记载,后世人印象中的贾诩,往往是一个人畜无害,刻意低调且长袖善舞的圆滑角色。

    至于其功劳,后世大多数人都认为,贾诩虽然在董卓祸乱时便加入了刘备阵营,但论功劳连沮授都比不上,更别提与荀或、荀攸等人相比。

    充其量,最多比审配强一些。

    再说能力,后来史家修史之时,多把丞相林朝单独列传,又把继任者荀或、诸葛亮共列一传。此外田丰、荀谌、崔琰这些长于政务之人列一传,荀攸、郭嘉、沮授、辛评四人列一传。

    荀攸为人忠厚而善出奇计,郭嘉行事放荡而擅决断,沮授一贯低调而长于布局,辛评生性恭谦却出手狠辣!

    更有好事者,将这四位擅长随军征战的军师称之为‘季汉四谋’!

    可唯独贾诩,没有单独出任过任何一场大战的军师,导致后世人对他的能力众说纷纭。

    就连史家也无法归纳,便只能将他和老对头审配共列一传。

    有人说他能力平庸,只擅谋身,一声庸碌无功绩,全靠着与丞相林朝的关系才身居高位。

    也有人他算无遗策,阴狠毒辣,无所不用其极,就算比之林朝也丝毫不弱,只是不爱展示罢了。

    而后一种说法的主要来源,就是因为这次凉州之战。

    因为这是贾诩第一次,也是唯一一次担任十万大军级别的军师,也是他生平最耀眼的功绩。

    半年平雍凉,要说这中间不是贾诩的功劳,任谁也不会信。

    可要说是他的功劳,为何之前的贾诩显得如此碌碌无为,甚至手中只有一个类似宣传部门的顺天府?

    这一切的谜团,都为贾诩其人蒙上了一层面纱,使后人无法一窥全貌。

    而就在即将平定凉州前夕,时任顺天府丞的陈登,却问出了这个后世无数人迫切想知道的谜题。

    彼时的凉州,已经因为大军肆虐而破败不堪。

    而贼首韩遂,在多次被打得丢盔弃甲后,已经困守孤城,即将败亡。

    “府令,往昔您多有隐忍,不肯显露能力,为何此次却一改常态,甚至……”

    一路目睹了大军的所作所为,虽然明白贾诩这么做是为了尽快胜利,但陈登以为确实太过了些。

    听到这个问题,贾诩扭过头来,目光中满是莫名的笑意。

    “元龙,你可知某已过知天命之年,来日无多。再者,此战很可能平定天下的最后一战,之后将再无战争……

    所以,某稍稍展示一番胸中所学,倒也无伤大雅,元龙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虽说做了这么多年的缩头乌龟,但经历了李儒之死后,贾诩算是彻底看开了。

    倘若因顾虑而不肯展露,岂不辜负了自己这一生所学。

    再者,有林子初做后盾,自己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。

    就算有风险,贾诩也要任性一次,毕竟以后就再也没有施展的机会了,大不了打完这一仗自己就辞官归乡,安度余生。

    闻言,陈登眼中满是震惊之色,最终却沉默以对,只是对贾诩拱了拱手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南阳,宛城。

    这段时间所有人都在忙碌,但很显然其中不包括郭嘉。

    接到林朝的命令后,郭嘉忽然想起来自己手中还有校事府这么个特务机构。

    也实在是空闲了太久,自林朝辞官之后的这七年以来,徐州没有对外扩张,校事府虽然仍在默默发展,但太长时间没有露出峥嵘,连特务头子郭嘉都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。

    倒不是说校事府的作用不大,事实上经过这些年的发展,校事府的规模以及能力,都远远超过林夕草创时期。

    只是郭嘉太懒了,除了特别机要的大事之外,其余小事他都交给了庞德搭理。

    如今来了大活,郭嘉便命庞德挑选了三百名校事府内的精锐,扮作行商跟随自己赶往南阳。

    说是出任务,但郭嘉是何等样人,直接把这次南阳之行变成了公款旅游,至少在抵达南阳之前是这样的。

    最后庞德实在看不想去了,便犯颜直谏,才让郭嘉稍微加快了速度。

    紧赶慢赶,终于在关羽、赵云、张辽三人率大军围困前的一个月,进入了宛城。

    进入宛城之后,郭嘉又旧病复发,仿佛真的像个行商一样,让手下做起了生意,自己则吃喝玩乐。

    日子就这么过着,然后一心想建功立业的庞德又忍不住了,再度劝谏,希望郭嘉改邪归正,不要再享乐的歪路上越走越远。

    可惜这次郭嘉非但没有采纳庞德的建议,更是倒打一耙,把庞德训斥了一顿。

    怎么,你在教我做事?

    训斥完之后,郭嘉当晚却带着庞德去了一趟宛城最热闹的官营妓院,与里面的小姐姐们进行了深入交流。

    当晚,郭公子挥金如土,肆意流连花丛之间,倒是让庞德大开眼界,身体也跟着诚实了一把。

    于是接下来药效还没过十多天之内,庞德再也没劝谏郭嘉。

    搞定了庞德之后,郭嘉继续过起了接着奏乐接着舞的生涯。

    只可惜在某天清晨起床后,郭嘉便听到外面一阵喧哗。

    走出门,发现大街上所有人都行色匆匆,面色忧色。

    霎时间,昔日繁华无比的宛城,竟人人自危。

    正当郭嘉大惑不解之时,庞德赶到,把郭嘉拉回家禀报道:“府令,宛城外来了朝廷大军,如今已将宛城团团围了起来!”

    啥,咱们的人打过来了?

    这么快!

    惊诧之时,郭嘉脑中忽然想起了临行前林朝所说的话。

    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……

    一念及此,郭嘉豁然开朗。

    如今,便是最好的时机!

    “令明,去试探一下咱们的棋子,毕竟多年不见,也不知她是否还忠于陛下。”

    闻言,庞德大喜,知道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,急忙抱拳道:

    “遵命!”

    

    http://www.gongzibiexiu.com/yt68562/33575359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gongzibiexiu.com。公子别秀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gongzibiexiu.com